在香港,每年有數以萬計的人因為卡數、私人貸款或財務公司壓力而考慮進行債務舒緩。不少人會問:
「債務舒緩要收錢嗎?幾多錢?收費合唔合理?會唔會中伏?」
債務舒緩的確是一個合法又有效的還債方式,但收費結構如果不清楚,就有可能被誤導甚至墮入騙局。本文會一步步為你講解債務舒緩的收費類型、市場標準、以及如何避開不良中介。
債務舒緩是否一定要收費?
答案是:「視乎你選擇的機構而定」。
在香港,債務舒緩服務由不同性質的機構提供,包括非牟利機構、社福機構與商業顧問公司。非牟利機構如信貸諮詢服務中心(CCS)或向晴軒,一般提供免費諮詢和低廉或零行政費;而商業顧問公司則會因應處理流程與專業協商服務而收取相關費用。
簡單來說,如果你選擇的是私人商業機構,大多數情況下會有費用,但重點是「收費要清晰、透明、有根有據」。
常見的債務舒緩收費類型
第一種費用是「初步諮詢費」。不過在香港,多數有信譽的機構都會提供免費諮詢。如果有人一開始就要求你「先俾錢先幫你睇下情況」,那你應該要小心,這可能是詐騙或高壓銷售陷阱。
第二種常見費用是「債務評估費」或「財務分析費」。部分顧問機構會根據你的債務總額、收入支出計算一份專業的報告,並提出債務協商方案,這類服務有些機構會收取幾百元,但亦有不少公司會免費提供初步分析。
第三種是「行政處理費」,通常會在你正式決定進行債務重組後收取。這筆費用大多為一次性付款,用於文件準備、聯絡債權人、協商還款條件等事務。香港常見的收費介乎二千至五千港元不等,視乎你債務筆數、金額與協商難度而定。
最後一種是「每月管理費」,即你每月還款中會包含一部分作為中介機構的服務費。這筆費用有的以固定金額計算,有的則按比例抽成,一般為還款金額的 8% 至 15%。例如,如果你每月還款 $3,000,可能會包含約 $240~$450 的管理費。
收費合理嗎?怎樣才叫做「公道」?
合理的債務舒緩收費應該具備三個條件:
事前清楚列明所有費用與服務內容
包括行政費、每月管理費、有無其他隱藏收費,應該在你簽署協議前全數列出。
有正式的服務合約與收據
所有收費都應有文件記錄,不應只有口頭承諾,避免日後發生糾紛。
是否可比對其他公司價格
若你對收費有疑問,可同時比較兩至三間公司,看看誰的服務內容與收費更透明。
小心這些不良收費陷阱
有些不良中介或黑中介機構,會用「包你清哂卡數」或「唔使破產就搞掂」等吸引字眼,然後要求你「先付處理費」,但根本沒有與債權人聯絡,亦無實際安排債務計劃。
還有些公司會推銷所謂的「一筆清」,實際上是叫你用高息私人貸款去還現有債,結果令你債上加債、利滾利。
最嚴重的,是要求你「用家人/朋友名義申請」,這種做法已觸犯法例,可能構成詐騙罪行。
如何選擇值得信賴的債務舒緩機構?
先查詢公司是否在香港公司註冊處有正式登記
看看是否有實體辦公地址與網站
有無提供免費初步諮詢
有無真實評價或案例分享
收費項目是否清楚寫明在服務合約上
結語:收費不是問題,重點是「值唔值」
債務舒緩服務並非免費午餐,但合理的收費加上專業處理,往往能幫你節省更多利息與滯納金,還可避免法律風險與信用崩盤。
反之,貪便宜或相信所謂「快速清數」的網絡廣告,很可能令你損失金錢與信用。
與其問「要不要俾錢」,不如問:「這筆錢能否真正幫我解決問題?」如果答案是肯定的,那它就值得投資。